從神山之巔,到長九碼頭,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到深夜通明的燈火,一千多名長九人,不分晝夜地奮戰(zhàn)在長九項目十三公里的戰(zhàn)線上。這或是你未曾感受過的世界,卻是很多平凡的長九人的日常。因為,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堅定地奮斗目標:全年產銷4000萬噸。
春夏秋冬,風雨晴日,不同的長九人,都在堅守同一份責任。全年完成產銷4000萬噸,絕非一個平凡的任務。唯有奔跑,方有所成。
碼頭陸域系統(tǒng)改造,全面助力產銷提升。眾所周知,碼頭陸域堆場是承接礦山骨料的重要集散地,也是決定全年產銷4000萬噸的突破口所在。隨著生產系統(tǒng)產能穩(wěn)步達標達產,來料日增對碼頭陸域篩洗分級、質量優(yōu)化、產能提升、倉儲堆放等等,都是一個個巨大考驗。針對料倉軟基問題,技術部門聯(lián)合試驗中心展開一次次技術論證,確定排水板加堆載預壓施工方案,混合料倉和成品料倉堆高由原來的限高12米提高到現在16.5米限高,大大增加了陸域堆場的倉儲能力;篩洗分級車間給料機進行技術改造,增加給料機坡度,提高了瞬時產能。同時,新增4臺洗砂細砂一體機,有效減輕螺旋式洗砂機的生產壓力,提高了水洗砂產量,為碼頭堆場源源不斷提供優(yōu)質的成品骨料;對篩洗分級車間篩網進行更換,可以根據生產需求合理調配成品骨料粒徑級配;對沖洗管進水管道加粗處理,增加沖洗壓力,減少骨料含泥量,從而提高骨料質量;在水處理車間加裝管道增壓泵,消除了輻離池進水不均現象,緩解輻離池生產壓力,從而提高日泥餅處理能力等等。
拓展應用深入挖潛,集思廣益提高裝船量。產得出還要運的走。來料增多對碼頭發(fā)運也是個大挑戰(zhàn)。要想在現有基礎上提升運力,碼頭一班人可謂是下了一番苦功夫。對裝船機皮帶運輸送線路進行合理調整,例如:新增G2泥餅專運膠帶機,有效改變以前泥餅外運時單獨占據一條輸送線路的現狀;智慧碼頭系統(tǒng)的運用,成功實現了船舶靠港、裝料、離港的無縫銜接,縮短了以前調度過程中產生的時間差。同時加強裝船機操作手以及水手專項培訓,在船舶靠港裝料時,勤溝通,勤巡查,減少船舶套纜、解纜等待離港時間;針對冬季夜間大霧彌漫,能見度差等裝船不利因素,5臺裝船機同時加裝雷達測距感應系統(tǒng),這樣即可精準判斷溜筒末端與船舶骨料之間的距離,確保骨料安全高效裝船;增強裝船機設備保養(yǎng)預判能力,根據皮帶磨損情況,提前備件,在裝船空閑間隙時間內,組織精干力量維修更換保養(yǎng),確保裝船機各部件都能正常高效運轉。在各種因素聚合之下,日裝船量由以前的10~12萬噸提高到現在15~16萬噸,極大提高了裝船效率,為年產銷4000萬噸奠定夯實的基礎。
第一時間響應,有序處置突發(fā)事件保運行。長九項目設備繁多,機器設備滿負荷運行的同時也給設備安全運行帶來巨大的考驗。長膠是一條“生命線”。去年夏季的一天,長膠皮帶突發(fā)撕裂故障,頃刻間礦山和碼頭之間連接線出現中斷。時間就是金錢。面對突發(fā)事件,公司和項目部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研究,第一時間制定搶修方案,第一時間開始實施。搶修隊伍到場、備品備件到場、安全監(jiān)護到場……
一道道指令下達,一路路人馬響應,搶修現場緊鑼密鼓、熱火朝天,沒有白天和黑夜。在各單位的通力配合下,經過一個星期的奮戰(zhàn),隨著一聲令下,世界級金屬長龍又顯現出它生龍活虎的一面,歡快地奔跑在礦山碼頭之間。這一刻,所有長九人都如釋重負,疲憊的臉龐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這些,都是長九極為平凡的日常。但也正是這種日常,日益月累造就了長九的不平凡。4000萬噸是目標,更是新的起點。致敬過去,更要展望未來。讓我們帶著昔日成功的鼓舞,振奮精神、重新出發(fā)!